基本类型
编辑
(1)文本
文本是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它是现实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用文本表达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它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如阐述概念、定义、原理和问题以及显示标题、菜单等内容。
(2)图像
图像是多媒体软件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决定一个多媒体软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3)动画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通过动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迁生动有趣。合理使用动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声音
声音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最方便、最熟悉的方式之一。在多媒体课件中,按其表达形式,可将声音分为讲解、音乐、效果三类。
(5)视频影像
视频影像具有时序性与丰富的信息内涵,常用于交待事物的发展过程。视频非常类似于我们熟知的电影和电视,有声有色,在多媒体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
5基本特点
编辑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相对于计算机而言的,即指信息媒体的多样性。
2、多媒体的交互性是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的多种信息媒体进行交互操作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
3、集成性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它包括信息媒体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
4. 数字化——媒体以数字形式存在。
5. 实时性——声音、动态图像(视频)随时间变化。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能够完成在内容上相关联的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和传送,如声音、活动图像、文本、图形、动画等;
2、交互式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或双向传输;
3、网络联结,即各种媒体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的,而不是借助CD-ROM等存储载体来传递的。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游戏、教育、档案、图书、、艺术、股票债券、金融交易、建筑设计、家庭、通讯等等。其中,运用最多最广泛也最早的就是电子游戏,千万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为之着迷,可见多媒体的威力。大商场、邮局里是电子导购触摸屏也是一例,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又出现了教学类多媒体产品,一对一专业级的教授,使莘莘学子受益匪浅。正因为如此,许多有眼光的企业看到了这一形式,纷纷运用其做企业宣传之用甚至运用其交互能力加入了电子商务,自助式维护,教授使用的功能,方便了客户,促进了销售,提升了企业形象,扩展了商机,在销售和形象二方面都获益。
可以这样说,凡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企业,都离不开这一的高技术产品。首先多媒体的运用领域十分广泛,注定了它可在各行各业生根开花。其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新一代在计算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这一形式,作为一个有发展眼光的企业,是不会放弃这一未来的消费主体的。其三,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市场,只有跟上国际潮流。
6发展状况
编辑
音频技术
音频技术发展较早,几年前一些技术已经成熟并产品化,甚至进入了家庭,如数字音响。音频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音频数字化、语音处理、语音合成及语音识别。
音频数字化目前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多媒体声卡就是采用此技术而设计的,数字音响也是采用了此技术取代传统的模拟方式而达到了理想的音响效果。音频采样包括两个重要的参数即采样频率和采样数据位数。采样频率即对声音每秒钟采样的次数,人耳听觉上限在20KHz左右,目前常用的采样频率为11KHz,22KHz和44KHz几种。采样频率越高音质越好,存贮数据量越大。CD唱片采样频率为44.1KHz,达到了目前的听觉效果。采样数据位数即每个采样点的数据表示范围,目前常用的有8位、12位和16位三种。不同的采样数据位数决定了不同的音质,采样位数越高,存贮数据量越大,音质也越好。CD唱片采用了双声道16位采样,采样频率为44.1KHz,因而达到了专业级水平。
音频处理包括范围较广,但主要方面集中在音频压缩上,目前的MPEG语音压缩算法可将声音压缩六倍。语音合成是指将正文合成为语言播放,目前国外几种主要语音的合成水平均已到实用阶段,汉语合成几年来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验系统正在运行。在音频技术中难度最吸引人的技术当属语音识别,虽然目前只是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是广阔的应用前景使之一直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
视频技术
虽然视频技术发展的时间较短,但是产品应用范围已经很大,与MPEG压缩技术结合的产品已开始进入家庭。视频技术包括视频数字化和视频编码技术两个方面。 视频数字化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模数转换和彩色空间变换转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使得计算机可以显示和处理视频信号。目前采样格式有两种:Y:U:V4:1:1和Y:U:V4:2:2,前者是早期产品采用的主要格式,Y:U:V4:2:2格式使得色度信号采样增加了一倍,视频数字化后的色彩、清晰度及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改善,是下一代产品的发展方向。
视频编码技术是将数字化的视频信号经过编码成为电视信号,从而可以录制到录像带中或在电视上播放。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有不同的技术可以采用。从低档的游戏机到电视台广播级的编码技术都已成熟。
图像压缩技术
图像压缩一直是技术热点之一,它的潜在价值相当大,是计算机处理图像和视频以及网络传输的重要基础,目前ISO制订了两个压缩标准即JPEG和MPEG。JPEG是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适用于连续色调彩色或灰度图像。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DPCM(空间线性预测)技术的无失真编码,一是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和哈夫曼编码的有失真算法。前者图像压缩无失真,但是压缩比很小,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后一种算法,图像有损失但压缩比很大,压缩20倍左右时基本看不出失真。
MJPEG是指MotionJPEG,即按照25帧/秒速度使用JPEG算法压缩视频信号,完成动态视频的压缩。
MPEG算法是适用于动态视频的压缩算法,它除了对单幅图像进行编码以外还利用图像序列中的相关原则,将帧间的冗余去掉,这样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压缩比例。通常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而压缩比高达100倍。MPEG算法的缺点是压缩算法复杂,实现很困难。
7产品介绍
编辑
简介
市场上的多媒体产品较多,硬件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声卡、语音合成卡、CD-ROM、视频卡、视频编码卡、静态图像压缩卡、动态图像压缩卡等,软件产品包括多媒体应用系统制作工具、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等。应用时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音频产品
声卡是目前多媒体产品中市场的产品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声音采样存入计算机,或将数字化声音转为模拟信号播放,通常它还有MIDI音乐合成器和CD-ROM控制器,产品还具有DSP装置。声卡的典型产品为声霸卡系列。
语音合成卡方面国内已研制出汉语合成卡,它可将正文合成语音而播放。语音识别目前还没有相应成熟产品。
CD-ROM采用与激光唱片一样的技术,可将声音、图像等信息存入光盘用于访问。它的容量大,使用中无磨损,已成为多媒体的重要产品之一。目前MO技术的发展已产生了可读写的高速光盘驱动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现在的应用市场是光盘节目(Title)。
多媒体视频及压缩产品
视频卡可以将电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与VGA信号叠加后在VGA上显示。同时可以捕捉视频图像存盘或小窗口半动态连续的工具,使应用开发摆脱程序设计以及众多多媒体产品的编程问题。MIS(信息管理)系统一直是应用相当广泛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使多媒体MIS系统的开发成为现实,目前多媒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应用系统而无需写程序。
又如交通旅游,到专业领域的信息咨询等方面应用前景也同样相当广阔。
英特尔多媒体电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在家里安装座机的想法,把手机变成与外界通信的方式。相比固定电话,手机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例如短信、听音乐或上网等等。全球处理器厂商英特尔自然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它希望自己的Atom处理器能够颠覆人们对手机的传统理念,把一个全新的移动通信产品带到现实生活中。与传统手机以通话为重点不同,英特尔新一代“手机“的概念将会让手机在通话之外还拥有很多其它的功能,使其变成人们手中的一个多媒体和网络中心。
尽管英特尔目前并没有相关产品的开发计划,但它却创建了一个多媒体电话的参考设计,并希望其它电话厂商能够根据这个设计方案来生产出实际的产品。而且英特尔的设计参考不仅包括硬件设计,电路图和经验证的操作系统也包含其中。
据悉,英特尔的多媒体电话参考设计使用了其发布的Atom Z500系列处理器和System Controller Hub US15W系统控制芯片,支持串口、RS232端口、Wi-Fi和蓝牙等模块,以及PCI Express插槽和6个USB 2.0端口。另外,US15W芯片还支持最多4条音频流,这意味着在电话上播放多声道音频也不成问题。英特尔还专门为其开发了一个基于Linux平台的操作系统Moblin。看来,我们离Atom电话的时代真的已经不远了。
英特尔多媒体电话参考设计参数:
尺寸:137.3mm×243.7mm
处理器:Atom Z500系列533MHz FSB
芯片组:英特尔System Controller Hub (SCH) US15W
操作系统:Moblin
内存:1 GB DDR2 533MHz SODIMM
存储:8GB CF卡或1 SATA硬盘
显示:8.9英寸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音频:HD Audio,最多4声道
I/O端口:2×SDIO/MMC端口、RS232端口、PCI Express插槽、6×USB 2.0、2×RJ45端口、1 HDMI端口、3.0mm音频端口、2.0mm电话耳机端口、内建扬声器麦克风
模块:Wi-Fi、USB、摄像头、1 mini PCIe插槽
8应用领域
编辑
1.教育 (形象教学、模拟展示):电子教案、形象教学、模拟交互过程、网络多媒体教学、仿真工艺过程。 2.商业广告 (特技合成、大型演示):影视商业广告、公共招贴广告、大型显示屏广告、平面印刷广告。 3.影视业 (电影特技、变形效果):电视/电影/卡通混编特技、演艺界MTV特技制作、三维成像模拟特技、仿真游戏、赌博游戏。 4.医疗 (远程诊断、远程手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远程诊断、网络远程操作(手术)。 5.旅游 (景点介绍):风光重现、风土人情介绍、服务项目。 6.人工智能模拟 (生物、人类智能模拟):生物形态模拟、生物智能模拟、人类行为智能模拟。
9教学
编辑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跟不上教育前进的步伐。现代多媒体技术以迷人的风采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化。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能够起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情境可激发学习爱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爱好”。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好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爱好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爱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阅读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这种新的信息形式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产生学习的爱好与乐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激发表达欲望,从而形成师生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如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而发电的情景,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学生也能熟悉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爱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物理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如可视性不强的实验,抽象物理现象,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模拟完成现实环境下难以操作的物理实验,可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如:电流的形成,电磁感应,失重状态等,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模拟,是教师用叙述、挂图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全部学生答案迅速收集统计,及时分析教学效果,从而调整教学的节奏和进程,及时反馈,使教学的调控合理化,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不可能每个实验必做,对某些演示实验在进行效果不是很明显的,如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牛顿定律、焦耳定律等在实验室进行,其他诸如安全用电等物理性质的示范性实验,则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合理控制教学节奏,使教学过程能够按照预设的思路进行。全面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氛围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氛围,自古有之,但多以语言、动作、图片和简单的实物来烘托气氛,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学习内容。而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够提供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甚至是人工智能。充分的交互性能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氛围,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初二物理“浮沉的条件及应用”的教学中,我设计编辑了一个短片,配以和谐的音乐解说,有轮船、潜水艇上浮下沉、气球、飞艇等浮力应用于实际的画面,学生马上被吸引了。于是出现质疑题目,这些飞行物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学生讨论,适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轻松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从而水到渠成。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会有更多的感受和启发,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熟悉,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索过程,激活创新意识